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48章
崇禎看着殿內眾人的反應,將一切盡收眼底。
何粟和張叔夜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坐以待斃絕非他的風格。
姚友仲和劉延慶的激進與務實,則給了他更具體的方案。
而宗澤的表態,更是為他此次決策,奠定了堅實的軍方基礎。
崇禎環顧四周,帶着不容置疑的決絕:“好!
眾卿所言,朕皆已盡知!
糧草之憂,士氣之機,皆系於此戰!
若能大勝,則糧草之睏自解,民心自安,國威自振!”
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直視殿外。
“朕意已決!
全軍將士,休整三日,三日後,夜襲金營!
此戰,隻許勝,不許敗!”
硬朗的聲音在殿內回蕩,帶着一股睥睨天下的豪邁與決絕。
這一刻,所有人都清晰地感受到,這位年輕的帝王,不僅有守城浴血的勇氣,更有敢於破釜沉舟,主動出擊的魄力!
三日時光,轉瞬即逝。
在這短暫而緊張的修整期內,東京城內彌漫着一種異樣的氣氛。
軍民往來匆匆,物資調度頻繁,空氣中似乎都彌漫着一股山雨欲來的凝重。
大宋皇帝的決意,如同春雷般,在沉寂已久的宋廷激蕩開來。
盡管文臣們仍心存疑慮,但天子親定,加之昨日垂拱殿上那番雷霆震怒,已無人敢再出言阻撓。
這幾日,崇禎激動的睡不着覺!
終於,到了出兵的好日子!
夜,如同潑墨般濃稠。
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寅時(淩晨3點到5點),萬籟俱寂。
東京城南的城門,在沉重的摩擦聲中緩緩開啟,數萬將士如同潮水般湧出。
他們的甲胄在微弱的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芒,刀槍劍戟碰撞間,發出低沉的金屬聲。
數萬宋軍按照官家的部署,分為數路,悄然向金軍青城大營摸去。
此役,崇禎親自坐鎮東京城南高台,居中調度。
禁軍都統制姚友仲,率禁軍精銳八千人,作為先鋒突擊金軍中軍;
真定府總管王淵則率其部一萬人馬,攻擊金軍左翼,旨在牽制和擾亂;
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帶領麾下步卒五千人,目標直指金軍攻城器械營,任務是焚毀所有攻城器具;
宗澤則率領勤王大軍主力五萬人,在後方壓陣,伺機而動,擔任主攻方向的支援;
為防止金軍反撲,崇禎命張叔夜和嶽飛率領一萬餘人,負責接應突襲部隊,確保各部撤退路線的安全。
一切準備完畢,夜襲金營,血染青城!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