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073章
“城牆破損,屋舍傾頹,工坊凋零,民生睏苦,百業待興!”
“此情此景,臣每思之,便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他擡起頭,臉上帶着一種憂國憂民的懇切:
“臣雖才疏學淺,位卑言輕,然蒙受皇恩,忝居工部侍郎之位,於營造、工巧之事,略知一二。”
“值此北疆亟待恢復之際,臣願毛遂自薦,懇請陛下允準,派臣前往幽州,督導戰後重建事宜!”
他頓了頓,聲音帶着一絲卑微的祈求:“臣不敢求權柄,隻願以一技之長,為陛下分憂,為北疆百姓重建家園,略盡綿薄之力!
望陛下恩準!”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韓永福要去幽州?
那個剛剛經歷過血火洗禮、滿目瘡痍的邊陲之地?
他這是唱的哪一出?
是真心想做事,還是在京中待不下去了,想找個地方避風頭?
或者,另有所圖?
無數道目光,帶着審視、疑惑、乃至幸災樂禍,聚焦在韓永福身上。
更多的人,則是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了文官班列最前方,那位真正能決定此事走向的人物——太師李崇義。
龍椅上的趙真,在聽完韓永福的請求後,并未立刻表態。
他年輕,但并不傻。
韓永福與太師之間的舊怨,他有所耳聞。
此事看似簡單,實則敏感。
他沒有看向韓永福,而是將探尋的目光,直接投向了依舊微闔雙目的李崇義,輕聲問道:
“太師以為韓愛卿所請如何?”
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
李崇義的態度,將直接決定韓永福的命運。
李崇義緩緩睜開了眼睛。
那雙閱盡世事的眼眸,平靜無波,甚至沒有去看殿中躬身而立的韓永福。
對於這個曾經的門生,後來的叛徒,他心中早已沒有了憤怒,隻剩下一種徹底的淡漠與無視。
韓永福?
一個無關緊要的小角色罷了。
其人工於心計,卻志大才疏,當年背棄自己投靠吳承安,結果又如何?
還不是在工部坐了多月的冷闆凳?
如今怕是在京中混不下去了,想借着北疆重建的名頭,去那邊撈點資本,或是幹脆求個眼不見為淨。
在此刻李崇義的眼中,韓永福的請求,更像是一種失敗者的逃避。
他若出言反對,反而顯得自己心胸狹窄,連一個失意之人外放的機會都要阻攔,平白落人口實。
至於韓永福去幽州能掀起什麼風浪?
李崇義心中冷笑。
幽州那種苦寒邊陲,經過大戰更是殘破不堪,韓永福去了,無非是做些修修補補的瑣事,難道還能翻天了不成?
正好讓他離得遠遠的,自己也落個清靜。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