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進一步,就能政事堂拜相。 這是趙谌權勢增大的迹象。 實際上,到了趙谌監國的第三年,趙桓已經沒有再處理政務,幾乎全部放手。 朝廷政務,都是趙谌在處理。 也就是這一年,楊時上書請求緻仕,希望告老還鄉,趙桓卻拒絕了,因為他禪位的時間也快了,暫時留下了楊時在朝廷中。 等趙桓退位,楊時再緻仕差不多。 轉眼三年時間過去。 九月初秋,秋高氣爽。 紫宸殿中。 趙桓接見了文武百官,更有太子站在下方。 三年時間過去,對朝廷來說,實際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政事堂和六部尚書沒有什麼變化,依舊延續了之前的安排。 唯有東宮增加了許多官員。 東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