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621章
他的軍隊所至之處,無論是歐洲的聯軍、印度的城邦,還是非洲邊緣的勢力,都難以抵擋其攻勢,或被擊潰,或遭覆滅。
這種全勝的戰績不僅強化了其“聖戰無往不勝”
的神話,更讓他堅信自身的征服之路不可阻擋,也為其將目標鎖定東方的大明埋下了伏筆。
但是,在擊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後,帖木兒卻出人意料地宣佈收兵,即刻率領大軍撤離小亞細亞,返回國都撒馬爾罕,任由驚魂未定的土耳其人與埃及人收拾殘局、恢復故土。
這一反常舉動的根源,在於遙遠東方古國發生的意外變故——大明王朝的權力更疊,正以一種強烈的方式刺激着他的神經。
這讓他意識到,實現那個萦繞心頭半個多世紀的夢想的時機已至:以征服者的姿態踏平東方,取代黃金家族的正統地位,讓帖木兒家族成為新的傳奇。
正是這個深埋心底的執念,驅使他放棄對西亞的進一步擴張,轉而全力籌備那場醞釀已久的東征。
大明王朝迎來了皇位更疊:朱元璋欽定的繼承人朱標正式即位,改元承天,是為承天皇帝。
早在攻打伊朗期間,帖木兒便已通過情報得知朱元璋禪位、朱標繼位的消息,當時便認定東征的時機已近。
在他看來,相較於朱元璋這位以鐵血手腕開創基業的開國帝王,性情溫文爾雅的朱標顯然更容易對付——新君初立,朝堂格局未穩,正是外部勢力介入的可乘之機。
這種對大明政局變化的解讀,進一步堅定了他借新君繼位之際發起突襲的盤算。
其實在緻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巴耶西德的信函中,帖木兒便已表露心迹:他的核心野心在於恢復成吉思汗帝國的全部疆土,本無意與這位西亞霸主兵戎相見。
奈何那位自稱“雷霆”
“閃電”
的巴耶西德太過驕狂,不僅對帖木兒的示好嗤之以鼻,更屢次出言挑釁,最終徹底惹怒了帖木兒。
盛怒之下,帖木兒親率大軍征讨,將這個被巴耶西德自诩為“強盛”
的國家打得支離破碎,用屠城與征服回應了對方的傲慢。
這一番衝突,與其說是帖木兒有意擴張西亞版圖,不如說是對“不馴者”
的懲戒——既彰顯了自身的威懾力,也向外界傳遞出一個信號:任何阻礙他實現“重建蒙古帝國”
目標的勢力,都將付出慘痛代價。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