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618章
撒馬爾罕!
被譽為“真主之鞭”
的帖木兒國蘇丹,梟雄帖木兒,此刻眉頭緊蹙地看着手中的密報。
明軍不但進攻西域,而且還一舉擊潰了西域數十萬聯軍。
想到這裡,帖木兒頓時吐出了一口濁氣。
馬哈麻也好,忽歹達也罷,全都是一群可笑的廢物!
事實上,帖木兒帝國也曾與東察合台汗國爆發大戰,最終以東察合台汗國服軟認輸收場——不僅割讓了錫爾河以北的大片領土,還不得不承認帖木兒的宗主權,甚至連汗位繼承都需經帖木兒點頭認可。
東察合台汗國雖頂着黃金家族正統的名號,卻在實力對決中一敗塗地,所謂的血脈榮光在絕對武力面前不堪一擊。
這更讓帖木兒確信,隻要戰績足夠顯赫,便能徹底碾壓黃金家族的名分優勢,也為他後來試圖以戰功重塑正統埋下了伏筆。
他是帖木兒,是雄踞中亞的帖木兒帝國的締造者,卻并非這個帝國的大汗,隻能以蘇丹之名執掌政權。
這源於帝國的根基——帖木兒帝國脫胎於察合台汗國的疆域與勢力框架,而在蒙古世界的傳統裡,“汗”
的稱號專屬於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後裔,是血脈與正統的象征。
帖木兒雖無黃金家族血脈,卻憑借南征北戰的赫赫戰功,征服了從波斯到印度的廣袤土地,在軍民中積累起至高無上的威望,可即便如此,他仍無法突破“非黃金家族不得稱汗”
的鐵律。
這種身份的局限,讓他隻能以“蘇丹”
這一伊斯蘭世界的君主稱號行使統治,而不得不保留察合台系汗王作為名義上的最高領袖。
這種看似矛盾的權力結構,正是他非正統身份帶來的必然結果,也成了其統治始終難以根除的隱疾。
這一點上,那些該死的察合台蒙古貴族態度極其堅決——即便帖木兒娶了他們的女兒,以入贅方式攀附黃金家族血脈,也始終無法獲得他們對“汗位”
的認可。
在他們眼中,非黃金家族嫡系,縱有滔天權勢也不配染指這一象征正統的稱號。
所以,擺在帖木兒面前的唯一出路隻有一條:以“聖戰”
之名揮師東進,踏破那個屹立東方數千年的古老帝國的疆域,將中原、江南乃至更遙遠的東方土地納入版圖,以此重現大蒙古帝國當年橫跨歐亞的盛景,甚至憑借對東亞的征服,創下遠超先祖的功業。
唯有如此,他才能徹底粉碎黃金家族血脈帶來的正統枷鎖——當帖木兒家族的旗幟插遍從地中海到太平洋的廣袤土地,當“帖木兒”
的名號成為比“成吉思汗後裔”
更響亮的征服者符號,整個草原與中亞的部族、貴族便會在絕對的功業面前重新定義“正統”
。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