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趨時更新時間:2025-10-29 00:25:28
“接下來有請最高貴的嘉德勳章、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大十字騎士勳章、巴斯大十字騎士勳章、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及下級勳位爵士勳章獲得者,反殖民事業的領導者,東印度公司的敲鐘人,克裡米亞戰爭的英雄,皇家學會院士,狄更斯、大仲馬等大文豪的終生摯友,法拉第、達爾文等科學明星的堅定支持者,歷任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內務部、海軍部等部門助理次官、次官次長及常任次長、王國首任內閣秘書長及文官長,本校的首批畢業生及歷史上最傑出校友,尊敬的亞瑟·黑斯廷斯爵士在倫敦大學建校五十周年慶典上緻辭。”亞瑟的視線掃過台下,望着一張張年輕的面龐,喃喃開口道:“阿加雷斯,你覺得我應該說點什麼呢?”紅魔鬼的虛影在他身後飄蕩,口水幾乎從他的嘴角流出:“看看這群無知的靈魂,他們還把你當成英雄崇拜呢,不如說點他們喜歡聽的吧?”亞瑟深吸一口氣,發出了振聾發聩的怒吼聲:“牛津都是一群婊子養的!”“哦!!!!”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劍橋也一樣!”他旋即又補充了一句。掌聲更熱烈了。(魔鬼附身的主角穿越19世紀的英倫,無魔世界觀) 大不列顛之影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為“維多利亞的音樂加冕之夜”。 音樂史研究者們常說,倘若把歐洲當時的音樂天才繪成一張星空圖,那麼那晚的白金漢宮便是銀河坍塌的地點。 門德爾鬆、肖邦、李斯特、塔爾貝格、老約翰?施特勞斯、克拉拉?諾韋洛、約翰?佈拉漢姆、亨利?佈拉格羅夫……………… 這裡的每一個名字,單拎出來都足以撐起一個樂派,而他們竟然在同一晚登上同一個舞台。 白金漢宮音樂會陣容之盛,堪比奧林匹斯眾神降臨。 然而,當夜真正的巔峰,不是任何一位獨奏家,而是那位被後世稱為“帝國之耳”的男人??亞瑟?黑斯廷斯爵士。 亞瑟?黑斯廷斯的《威靈頓進行曲》,在音樂史上具有雙重意義。 一方面,它是19世紀軍樂傳統的集大成者。從貝多芬的《威靈頓的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