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文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226章(第1頁)

第226章

一百多人的工匠隊伍,加上一些和泥巴的小工,孫星雲把他們安排在了南郊窯廠。

窯哥兒李魁看到來了這麼多人嚇了一跳,以為又要擴大規模。

誰知道孫星雲讓窯廠全面停工,暫時不再生產活性炭,而是專做燒泥胚。

這些工匠雖然會镌刻,其實大多不識字,他們隻會按照字體筆畫雕刻。

畢昇將他們分成兩隊,結果發現識字的不過區區十幾人,剩下的近百人都是兩眼一抹黑。

他們會刻字,但并不認識是什麼字。

於是畢昇讓這些識字的每個人刻出一個字體的模闆,然後讓那些不識字的照着镌刻。

很快,這些工匠開始動手。

畢昇嚴苛細心,對每個泥字都要求很嚴,必須到達方正大小一模一樣。

而李魁則帶着窯廠的人制作膠泥,這些膠泥也是要求嚴苛。

先將幹泥敲碎,用細鑼過篩。

再就是活泥巴。

膠泥要經過反復數十道工序,踩泥,制胚,然後放入方格做成大小相同的方塊。

其中踩泥環節最為重要,踩好的泥巴一刀切下去要在切面不能看到一點氣泡,否則便視為不合格。

因為有氣泡就會影響方塊大小,而且烘幹後容易開裂。

制好的方塊硬泥再交給工匠镌刻,工匠們習慣了棗木梨木,開始對硬泥很不習慣,往往下刀重了。

但過了三天,他們很快就上手了,這泥胚刻起來比木頭輕鬆多了,而且速度是木頭的數倍。

畢昇又給孫星雲獻計,工匠按勞計酬。

刻的多賺得多,一時間這些工匠如同打了雞血一樣,拼命趕工。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南郊窯廠,誰去了那可是一個肥差。

管喫管住,一天兩頓,幹的。

據說還有肉,要命的工錢高的離譜。

一時間滿京城都在議論,一聽說誰去了南郊窯廠做工,旁人立刻羨慕起來。

僱人是需要花錢的,戶部卡着不肯給,為這事,孫星雲去了宮中四五趟。

趙禎也接連批示,可戶部尚書方剛就是遲遲不肯給。

很快孫星雲就明白了一件事,方剛是呂夷簡的人。

他遲遲不肯下撥錢饷,是受到呂夷簡指使。

南郊窯廠畢竟是官營,他這個鹽鐵使需要經費也是需要上報三司,然後戶部撥款的。

人家也不是不給,辦事效率低下,事故層出不窮,這是大宋朝的通病。

冗官嚴重,許多官員拿着俸祿卻無所事事,一個職務數人管轄。

出了事就互相推诿,各部門踢皮球。

一個月時限,看樣子方剛即便給錢,也得是一個月以後了。

這讓孫星雲又明白了一個道理,跟這些狗官,你隻能用拳頭來說話了。

對於這些屍位素餐的官員,壓根就不需要跟他們客氣。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