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2690章
然而最關鍵最重要的儀器借來了,并不代表手術就會成功。
第二次與死神擦身而過便來了!
馮春麗的年紀太小,僅僅四歲。
進行開胸直視手術,需要全麻插管操作。
可需要的劑量是多大?
擔當支援的明章菊,負責的就是這一次的麻醉任務。
這劑量小了,全麻的效果達不到,那麼手術過程中馮春麗受激,她年紀太小必然會出現不穩定的因素,導緻手術失敗。
可如果劑量大了,全麻的效果雖然達到了,可春麗才四歲,過量的劑量使用下去,可能會給孩子帶去無法估量的腦損傷、神經損傷、心血管損傷和呼吸損傷。
尤其是小孩子,呼吸抑制更敏感,更要嚴格計算劑量。
過去沒有專門的麻醉師,手術時擔任麻醉工作的附屬醫師,給患者麻醉,也都是按照經驗公式和臨床經驗來的。
包括整個手術團隊,可從來沒有處理過給一個四歲的孩子進行麻醉的先例經驗。
這方面完全是空白的。
教科書上學的劑量,都是按照成人的年齡、體質、身體狀況進行大概的籠統估算,因為成年人的差别并不大,出現并發症後也好解決!
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一丁點的劑量差别,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
在明章菊一度束手無策,詢問雷進王奇等先輩醫生仍然得不到答案之後,隻能求助運送人工心肺機進來的李向南。
“按照體重來!”
可沒想到,這個對於所有醫生都無比棘手的問題,就被李向南李院長一句話給點醒了!
按照體重來!
直接可以規避年齡成長帶來的各種個體差異!
這是之前從沒有過的劑量概念,讓手術室裡的醫生甚至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第二次危機就這麼被輕而易舉的化解了!
眾人感慨着、佩服着,但時間不允許他們有過多的情緒,便迅速投入到手術中去。
第三次危機便悄然而至。
小春麗在氣道插管後,受到刺激出現了嘔吐,盡管她在術前已經被嚴格要求長達4個小時禁水,8個小時禁食,可仍然被忽然而至的食物殘渣導緻了窒息。
幸虧人工心肺機剛剛準備介入,小春麗的心口還沒進行下刀,否則一切不堪設想。
眾人立即投入心肺復蘇搶救過程中,僅僅花了三分鐘就將小春麗從死神手裡救了過來。
可在半個小時後,眾人就迎來了第四次死亡危機。
正常的開胸直視手術,擁有極其復雜的前後步驟。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