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這次的案例是【社交恐怖症】,然後連帶着還寫了一些原生家庭的問題。
前者還好,但後者應該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東西。
爭議的程度可能還要超過【抑郁症】。
不過我隻負責寫,隻要不破尺度,那出來的文字就隻交給各位書友兄弟們進行解讀了。
我真誠地希望大家在看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不要有代入感。
但如果有,我更加真誠地希望你能夠獲得哪怕一點點的療愈。
而那些沒有代入感的兄弟,我更更真誠地為你們感到開心,也希望這股力量能夠成為托舉你們今後生活的支柱。
以上。
附:意見樓,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
然後按照階段性的慣例,重申一下免責聲明:
1.本書選用大部分案例均為藝術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2.本書小部分案例選用現實原型,均已經過藝術加工,相關信息均符合咨詢師保密倫理要求。
3.由於國內咨詢心理學起步較晚,參考資料方面,至今沒有權威性質的參考書。
因此作者引用相關知識的時候會結合國內外不同的教科書和論文材料,加上個人理解進行整合,盡量用人話來講以方便讀者理解。
如果有看這本書的同行朋友,發現書中的內容和你手頭的參考資料不一樣——那你一定是對的。
4.本書僅為不學無術的作者本人虛構作品,請任何書友都不要對號入座。
5.(修改版)如果發現自己有主觀的心理不适,請勿網上咨詢,請及時前往線下心理精神衛生中心或醫院精神科求助,經濟實力不好的學生可以先嘗試學校免費的心理咨詢。
6.請不要模仿本書主角【南祝仁】的任何操作。
7.對於本書配角的某些行為,也不要模仿。
8.學心理學要慎重。
高考結束面臨大學選專業的同學,如果對心理學相關專業感興趣,建議先看看《普通心理學》、《心理統計學》和《心理測量學》。
9.最近新想到的——本書主角南祝仁為虛構人物,無法代表任何現實中的心理咨詢師乃至於所有心理學相關行業從業者,請大家謹慎辨别。
但是希望當大家需要幫助的時候,都能夠遇到如南祝仁一樣負責的咨詢師。
最起碼,也能夠遇到翁娉婷,或者小趙老師。
10.本人不做線上心理咨詢,離開行業太久沒這個能力了,現在就是個撲街碼字的。
如果需要幫助,參照第5條。
以上。
甲方:熊貓的大木屋,即作者本人。
乙方:本書全體讀者。
翻頁閱讀後文,默認同意以上協議。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