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2611章
“和移民一樣,改糧為棉也是國策!”
王國瑚的臉色愈發的不好看了:“藩台,如果不讓百姓們種植糧食,恐怕會釀出民變,還請藩台三思。”
“誰不想種棉花,誰就去遼東!”
“至於民變?榆林鎮就在那裡,誰想揭竿而起效仿王二和王嘉胤就讓他試試!”
能夠坐到一地佈政使,張耀采從來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人。
聽他這麼說,其他人也不敢再反對了,隻得答應下來。
等一眾知府、知州離開後,王國銳親自為張耀采端來一杯熱茶,輕聲道:“階泰兄,官府強迫百姓改糧為棉,手段是不是有些酷烈了?”
“就像王國瑚所說,很有可能會釀出大亂子的。”
張耀采接過對方遞過來的茶盞,長歎一聲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佈政使衙門倒是可以先用朝廷的赈災銀,從外購買一些糧食,有百姓售賣棉花,就用糧食支付。”
“如此,應該可以打消一部分百姓的疑慮。”
“另外就是要做好宣講,讓百姓們知道這是為了他們好。”
張國銳輕歎一聲道:“如今也就隻好如此了。”
二人商議章程的時候,一隊數十輛馬車組成的車隊,正頂着春日的陽光,走在府谷縣的官道上。
一身上好貂皮的王嘉胤,坐在馬背上,看着官道兩邊的糧田,輕輕搖了搖頭。
一旁的王國忠罵罵咧咧道:“這都四月了,竟然還這麼冷,這該殺的老天爺。”
“閉嘴!”
王嘉胤聽自己堂弟口無遮攔,當即厲聲呵斥了一句。
王國忠倒也不以為忤,轉頭對王嘉胤問道:“大哥,我們這次回來能帶走多少人?”
“遼東那邊的煉焦工坊和煉鋼工坊可都缺少人手。”
王嘉胤深吸口氣,看着地裡正在忙忙碌碌,但卻破衣爛衫的百姓們,語氣很是堅定道:“放心吧,我們這次回來,不隻是可以解決兩家工坊的人手緊缺,甚至還可以再開一家水泥工坊。”
“老家這邊的情況,明顯比當初我們離開......”
“呔!”
王嘉胤的話還未說完,十數名手持鐵叉、鐵鍬等農具的男子,從路邊幹涸的溝渠了爬了出來,正好擋在了王嘉胤他們的前面。
“大哥,這是第幾次了?”
王國忠一邊說,一邊抽出了自己腰間的長刀。
“都是鄉裡鄉親的,莫要傷了和氣。”
王嘉胤擡手阻止了王國忠,策馬上前,對那十幾名身材消瘦的漢子們喊道:“額是皇甫鎮小寬坪的王嘉胤,前面哪位鄉黨上前說話。”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