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文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529章(第1頁)

第529章

“呵呵!”

林煜突然一聲笑,打破了牢房內的沉寂和尷尬:“我隻是隨便說說,百姓既然是民,那朝廷要想百姓安穩,無非就是讓百姓能夠喫飽穿暖,百姓衣食無憂,國泰民安,那誰又會出來鬧事呢?”

“......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至於你所擔心的那些不利,更是完全不必擔心,朝廷不拿百姓當人,反而橫征暴斂,揮霍無度,那百姓憑什麼不造反?”

林煜這靈魂發問,讓楊榮頓時豁然明悟。

對啊!

國家橫征暴斂,百姓憑什麼不反?

百姓也是人,都是要喫飯,要生存的,都喫不飽活不下去了,不造反難道等死嗎?

難道要對百姓們說:“你們為什麼不在家乖乖餓死,還出來造反給朝廷添亂,造反就不會死了嗎?”

“唉~~!”

“隔牆之耳”

的袁忠徹聽到這裡,忍不住一聲歎息。

雖然對面的“林先生”

說的似乎都是很簡單的道理,但這些道理卻是有多少人一輩子都想不明白的。

或者說,揣着明白裝糊塗。

百姓也算民?

再苦一苦百姓,罵名自有陛下擔着。

“......”

另一面,楊榮沒有問題了。

林煜也暗自鬆了口氣,算是暫時把人忽悠過去了。

該說不愧是三楊之一,還真能看出來他夾帶的私貨,會對封建王朝的統治根基帶來巨大隱患。

不過,讓林煜小心收斂那是不可能的,他就是要一步步去試探這些大明帝國高層的底線,把“種子”

作為私貨夾帶在改革的政策裡面,一步步的去改變大明。

“林先生,學生也有問題想問。”

鄭和見到楊榮問完了,連忙舉手說道。

舉手提問屬於春秋就有的基本禮節,具體可見《弟子職》中規定:“在課堂上,若有所疑,奉手問之;若在路上相遇,學生也需立於道旁,待老師通過後再前行。”

“林先生,我有一個同僚,他曾經跟隨永樂年間的朝廷船隊,一起出海下過西洋,而我大明不論遠海、近海,出海以後確定海上方位,皆依賴於傳統的牽星術與指南針,此頗為的不便。”

何止是不便啊!

鄭和連續下西洋六次,路途上的時間,就起碼在海上漂泊耽擱了好幾年。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