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606章
乾清宮。
承天帝朱標正看着手中的密信久久不語。
這是李祺通過錦衣衛快馬加鞭傳回來的密信,有兩件要事。
其一,當務之急是建立西域佈政司,朝廷需即刻派遣大量官員前往西域,主持戰後秩序重建、戶籍登記、土地丈量等事務。
這一點推行起來實則不難,甚至可說不少朝臣已聞風而動,主動請纓赴任。
說起來頗具諷刺意味:若是放在以往,别說遠赴西域主持佈政司事務,即便調任甘肅等邊防要地,官員們也會找盡理由推托——或言路途遙遠,或言環境惡劣,總以各種借口逃避。
畢竟在眾人印象中,西域向來是蠻荒苦寒之地,既無中原的繁華,又難有政績可言,更需時刻提防部族襲擾,絕非任職佳選。
但如今情況已全然反轉。
隻因西域盛產棉花,且經勘探發現,河中地區及天山南麓的綠洲适宜大規模種植,而棉花在中原市場需求旺盛,利潤豐厚。
這使得西域一夜之間成了群臣眼中的“寶地”
——前往西域任職,不僅能參與新佈政司的建制,積累開拓之功,更可借助棉花產業的發展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無論是推動種植、監管貿易,還是協調產銷,都暗藏晉升與獲利的機會。
此前避之不及的邊疆差事,如今成了眾人爭搶的肥缺。
吏部的選官文書剛下,自薦與舉薦的奏折便堆滿了案頭,連素來安於京官的文臣,也紛紛表態願赴西域效力。
這種因經濟利益而引發的積極性,反倒讓朝廷在選派官員時多了幾分選擇餘地,無需再像以往那般強行攤派。
其二則是向西域增兵,李祺要一口氣打下帖木兒帝國。
朱標此刻已然洞悉李祺的全盤謀劃:西域與中亞地域遼闊,戈壁、荒漠占據大半,但若論真正水土豐沃、可作為長久立足根基之地,唯有阿姆河與錫爾河滋養的河中地區。
大明的目標絕非止步於占領西域,而是要以西域為前沿跳闆,逐步將影響力輻射至更廣闊的歐亞大陸,因此河中地區必須全力奪取并苦心經營。
這一地區的富饒程度遠超想象——充足的水源與肥沃的土壤,足以支撐上千萬人口的繁衍生息與產業發展,既能發展農業提供糧食,又能依托草原發展畜牧,更可憑借兩條大河發展商貿。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