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文學網

手機瀏覽器掃描二維碼訪問

第191章(第1頁)

第191章

諸葛青離開後不久,葉清璃也前往禦膳房,為楚風準備藥膳。

楚風獨自一人坐在禦書房的禦案後,提筆寫起了改革的新政。

他了解過,母後沈南喬給乾國帶來了不少切實可行的新政。

有了母後珠玉在前,改革倒也用不了多少力氣。

在沈南喬提出政策的影響下,乾國極為重視農業生產。

在乾國各級鄉縣州府,都重視農桑,獎勵農桑。

農業的好壞,甚至是考察官吏能否升遷的重要標準之一。

而且,乾國的賦稅并不重,施行的是寬鬆的徭役政策。

按照沈南喬提出的政策要求,人口稀少的鄉縣,經歷過多次的合并,大大減少了百姓徭役的負擔。

不過,即便乾國政令清明,可施行較好的地方,也就隻有汴京城以及周邊的幾個州府。

更遠的地方,像是邊境的縣城,百姓們壓根沒有享受到,政令所帶來的好處。

楚風通過近日來對乾國朝野的觀察,以及奏折上的情況,基本弄清楚了原因的所在。

無論政令如何利民,實行者也就是官吏,不能上行下效,政令也都是空談。

楚風決心從根源上改革。

首先,便是澄清吏治。

想要富國強民,官吏的任免是重中之重。

如今乾國的官員,看重資歷年限、論資排輩。

很多官員仗着資歷老道,無所作為。

當務之急,必須裁撤不稱職的官員。

裁撤官員之根本,在於精簡機構。

有些工作,一兩個人就能辦好,卻設置了好幾級的官職。

真正辦事的人沒有幾個,卻有一大群人在一旁閒着,還美名曰是監督。

監督辦事的人的上面,還有監督監督的監督,冗官太多,養着也是浪費錢糧!

除此外,乾國恩萌制度,也是導緻官吏泛濫的元兇之一。

不少官員,打着親朋、尊師重道的幌子,提拔親信,結黨營私。

錢家就是最好的例子,戶部的官缺,半數姓錢。

乾國的國庫,快成了錢家的庫房。

對此,必須限制官員們的特權,防止官員們以親子門徒來壟斷官位。

裁撤掉一大部分冗官,對剩下的在崗官員,進行業績的考核。

能者上,不能者下。

但凡有才能者,不問出身,不設置年齡限制。

隻要能治國安邦,哪怕是個十四五歲的孩童,也可以坐上丞相的位置。

倘若沒有才幹,隻會喫空饷,即便是個黃發老者,也該請辭回家養老。

請關閉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否則將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內容丟失等現象。

熱門小說推薦

...

...

...

...

...

...